品牌建構之旅:夥伴之必要

台灣在過去的幾十年內,歷經了許多次的產業的轉型和改革,也從生產導向的代工,到自行設計生產,甚至是創立品牌提供服務和產品。同時越來越全球化的市場,讓產品和服務,並不只單純的存在某一個特定市場,是無遠弗屆,因此品牌的溝通和定位更顯得普世和重要。

這一次Process普羅品牌的集團合夥人柯言鼎(Martin Kessler)特別從蘇黎世前來台灣參與品牌沙龍的座談會,趁著這難得的機會,請他分享許多關於品牌設計和溝通的經驗,尤其是從起初的蘇黎世辦公室,到現在台北和上海都有據點的跨國品牌顧問公司。

專業是品牌顧問的核心

Martin表示:「亞洲是我們第一首選,因為在這些市場,品牌設計將是一個重要和崛起的產業服務。」尤其普羅是少數擁有跨國鍵結的獨立顧問公司,作為東西方之間的橋樑。不過,他並不認為,需要這樣區分東西方的市場,因為設計不是根據市場,而是建構在「做品牌的專業上」他補充,「我們替我們的客戶找到解決的方案,因此那是我們對於了解關於產品、服務、市場,和一切有關的野心,當然還有我們的消費者」。

因此他意識到台灣的企業,在全球化的風潮裡頭,無論是企業 – 消費者或是企業 – 企業類型的公司,漸漸地對於品牌和設計越來越重視,和提供目標觀眾品牌經驗需求的了解的連結,更為重要,所以當那些企業對於尋求更好的改善時或是對於服務設計的服務上,都是非常專業的企業。所以依照Martin的說法,品牌設計與不一樣的市場並沒有太大的關係,而是專業上的呈現,「這也是為何,我們的客戶願意編列預算和顧問公司合作」他說。

 

全球化下的台灣

從另外一個全球化的觀點來看,無論是企業或是個人,每天需要接受的訊息遠比以前多更多,甚至到難以乘載,但是要如何不被淹沒而突出,就是一個難題,Martin說:「品牌能夠展現你的人格特質,還有你的服務和產品的面向。」也就是說,全球化無形的強迫公司要更投入他們的品牌和產品,不過根據Martin的觀察,他發現台灣企業大多數缺乏遠見,也許是來自於市場的限制。

綜觀這10年來的經驗,Martin指出大多數的台灣企業擅於科技的發展,但是對於如何把核心的優勢轉換成品牌識別或是溝通上,都是相對微弱的。「也就是說,那樣的狀況下,減緩了全球商業的成長,或是降低了品牌和產品的優勢。所以了解公司自己的弱點,然後尋求外部的品牌專家或是品牌團隊是非常重要的」他說。

 

Logo只是品牌識別的冰山一角

許多台灣的企業還停留在「品牌設計 = Logo設計」上的迷思,或是因為創業維艱,常常都是土法煉鋼,並不是由專業人士來執行,對此Martin表示:「Logo只是品牌的一部份而已,就像是冰山的一角。我們的目標是整個品牌的形象,包含所有的規範。」他舉例,像是產品設計、溝通或是公司行為等,所以在如何定義公司的價值和定位宣言,在品牌設計的步驟裡,是相當重要的,因為這些東西是用來幫助維持「一個聲音」的身份,他強調,對於精確的疏忽,很有可能就造成品牌的一致性受損。總歸一句話,做品牌其實就是策略行銷的一種,雖然和廣告不同,但是目的都是希望可以帶來經濟上收益。

如同之前所提及的,許多企業面臨轉型,很多的台灣企業,都是以家族形式經營,同樣會面臨一代接著一代的交接,雖然一定有很多的磨合,但是過去的企業能夠存活一段時間到今日,必定有一定的優勢在,Martin說:「未來需要資產。」也就是說,兒子或是女兒,會使用到長輩們的經驗以及對於產業的投入,「並不是過去使用的都要改變,也不是過去成功的也要保護。」重要的是,要如何混合這些經驗,讓品牌能夠發揚光大。

最後,許多人對於為何要將品牌規劃交由外部的專業公司來操作感到疑問,對此Martin提出了幾點關於品牌顧問公司(Agency)的好處:

1. 品牌顧問公司是獨立和自由的機構,不受公司內部的限制。

2. 品牌顧問公司匯集最好的專業人士,因為最好品牌專業人士鮮少在客戶端。

3. 品牌顧問公司行業是一個高度挑戰且自由的競爭行業,要和其他品牌顧問競爭,但是公司內部的品牌人員不用和公司做內部競爭。

關於柯言鼎(Martin Kessler

瑞士Process普羅品牌創辦人與集團管理合夥人,曾任瑞士航空品牌總監,也曾擔任iF與多項國際設計大獎評審。Process普羅品牌多次獲得iF設計獎和德國Red Dot設計獎等超過120項設計獎項。

Questions?

對我們的服務有任何疑問嗎?或需要任何支援嗎?

請與我聯絡。

楊淑燕 Angel Yang
總經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