柯言鼎:掌握长青品牌准则,传承百年企业。
文:Process普罗品牌 李国荣
由台湾董事学会和华人家族企业联盟主办,第七届华人家族企业论坛于2018年11月21日举办,除了发布第七年“华人家族关键报告”外,更邀请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、日本后藤俊夫教授、麦肯锡公司李晓庐博士,以及普罗品牌集团创办人柯言鼎(Martin Kessler)等跨国专家汇聚一堂,共同探讨齐家、治业、传承、永续治理之道。
在“高峰对话:家族共治”的交流中,由政治大学商学院专任教授李瑞华主持,施振荣、李晓庐、柯言鼎三位与谈。施振荣一开始即指出,对他而言,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分开的,原因是高科技业的产业变化太快,若只传承给创业者的下一代在时间上根本来不及,所以传贤不传子,亦即传承给专业经理人是必然的发展。创办人的任务,在于如何有效规划传承布局、信任人才,将变革的决心与热情延续下去。

柯言鼎则以自身三代的事业传承为例,历经年少时在父亲广告公司工作、离开后自立门户创办品牌顾问集团、现在女儿也在苏黎世办公室任职,他对于“华人家族关键报告”中提到“去家族化”趋势并不意外。因为相较于过往人们最在乎工作且产业变化缓慢,世代可能都从事一样的工作、加入同样的工会,现今世界持续改变,下一代面临不同的挑战,生活重心不再只是工作,更讲求健康平衡的生活型态,拥有更自由奔放的价值观,所以他不想强加自己的意图在女儿身上,希望她们能乐在工作,接班不是必然,而是顺性发展的结果。
施振荣补充,创办人最重要的工作在于将无形的精神文化传承下去,但该如何做?他认为,
除了要有清楚的论述外,还必须持续沟通、设立机制,以确保落实、内化在实际的工作行为里。
例如他提出具有“王道”精神的产业生态、共同创造价值、永续经营,就是透过一个个的事业体,由小而大来落实。他勉励大家,变革本来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,但拥有后藤俊夫教授的“利他”思想,持续精进,才能成就百年企业。
柯言鼎观察到,台湾是亚洲的瑞士,地理环境、资源、人才培养与文明素质都让他感觉像是回到亚洲的家,所以台湾人可以更有自信,不论是代工或是品牌,台湾人都创造了许多奇迹,应该对自己更感骄傲;但
自信更需要清楚认知自我的盲点,判断哪些事可以自己做得好,哪些可以委外授权或舍弃不做,就如同建立品牌策略,要清楚自己的优势并放大它,而非一昧地找寻业外财源而失去品牌核心能力与根本
李瑞华也表示,有自信和信任他人,才能接班成功,并选择对的专业经理人。
李晓庐则指出,家族企业的挑战,在于传承后的接班人还能维持创业精神。此外,寻找谁才是正港的传承人也是需要着墨,建议可从不同的关系人来寻找。她建议不限于有血缘关系上下世代的“接棒”,还需“培养”不同领导人,包括家人、亲戚以及经理人,借由轮调不同部门的历练,从中找出候选人,与此同时,也替未来的接班人,培养出一群领导团队。李瑞华则提醒,培养通才比专才更加困难,所以必须长期规划。
柯言鼎呼应施振荣的“王道”、后藤俊夫教授的“利他”思想,认为
企业打造长青品牌若有企业社会责任(CSR)的思维,也更能永续经营,成为百年企业。
例如瑞士保险公司就广设上百条健康步道,让社会大众能强健身心,与企业共荣共存。最后他强调,选择从事CSR的投入项目或领域时,必须回头检视品牌的基础策略,包括使命、愿景、定位、核心价值主张、品牌个性以及指导原则等基础,方能维持品牌的简明、一致和延续性,成就长青品牌,也让家族企业得以传承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