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时代的品牌营销
我们一直认为,“Brand Marketing”这个词应该写成“Brand Market-ing”(品牌营销中),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醒一个事实,品牌所面对的市场不断地在改变。要了解最合时宜的品牌营销方法,就应该先了解近年来市场的改变。
迹象与趋势无所不在。即将主导市场的新客群如今正在崛起,他们年轻、对新事物接受度高,同时具有高度机动性与移动端上网能力。当成熟市场面对人口老化问题时,新兴目标市场享有人口统计学上更年轻、更具生产力的人口优势。他们不只年轻,也快速迁移到城市区域,拥抱城市化的生活形态。他们大多拥有一定的消费能力,而当他们从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攀升,渴望成就更伟大的目标,体验更美好的事物,并仿效高层人士的行为,这些特性使营销人趋之若骛。
新兴的年轻顾客和以往顾客不同的地方,就在于他们更倾向于即时满足,所有事情都希望立刻完成,讲求时间效率。当他们一看到感兴趣的东西,就会马上用手机搜寻别人的评价; 当决定是否要在店内购买某样商品时,也会在网络上搜寻商品价格和品质等相关资讯。他们是数字原住民,可以随时随地用各种数字化终端做出购买决定。他们虽然很擅长使用互联网,同时却也很喜欢亲身体验。在和品牌进行互动时,他们重视高感性的参与。他们喜欢社交,彼此沟通,而且互相信任。事实上他们信任朋友和家人,胜过企业和品牌。
一项Google的调查指出,我们与媒体的互动超过90%都是透过屏幕,包括手机、平板电脑、笔记本电脑和电视等。屏幕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,我们平均每天花超过4个小时的空闲时间,不停地,甚至同时使用好几个屏幕。而在这些屏幕的互动背后,互联网是最大的支柱。根据思科(Cisco)的数据显示,2022年已有48亿互联网用户,全球联网设备和联接将达到285亿。物联网(IoT)不再是一种现象,它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系统——人、流程、数据和事物实现万物互联。
藉由大规模地触及潜在消费者,互联网改变了消费者行为。大多数顾客在店内购物时,会上网搜寻比价,浏览产品评论。研究显示,10个手机使用者中,有8个会在实体商店内上网搜寻。有超过一半的观众在看到广告时,对有兴趣的内容,会立刻用手机上网搜寻。这个顾客行为的改变已经影响了全世界的品牌营销。
同时,互联网也促进了透明化。像微信、微博、小红书、抖音、Twitter和Instagram这类的社交媒体,让人们可以展示和分享经验。同时也鼓励相同或较低阶层的顾客,仿效或追求类似的经验。这类能够展示公开评论的网站,让消费者更能仰赖群众智慧,在有丰富资讯的支援下做出选择。在高度连接的世界里,品牌和企业的关键挑战在于如何整合互联网与实体元素,形成完整的顾客体验。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,需要更高感性的体验,才能为品牌创造出新的差异化。
我们相信当今个人消费者的影响力相较于以往的其他时候都要强大,研究证明确实大多数的顾客都会积极搜寻品牌相关讯息,并基于丰富讯息做出购买决定。
正如被誉为“现代营销学之父” 的菲利普·科特勒(Philip Kotler)在“营销革命4.0”中所提到的,因为移动互联网化的普及,消费者获取信息和了解品牌的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“数字化”、“个性化”、“实时化”已是大势所趋,针对品牌的定位变得更加重要。新时代的品牌营销需要以人为本,涵盖顾客体验的每个层面,可从以下五个重点入手。
01 促成消费者的5A体验
营销学中谈到要争取消费者的过程,最常用到的就是AIDA模型与4A架构。但在现在的移动互联网社交时代,科特勒等人认为这整套框架应该是5A(aware,appeal,ask,action,advocate)。品牌营销需要采取很多创新做法,才能有效引导顾客走完整套5A体验。
02 树立值得信赖的品牌
品牌必须像个值得尊敬的朋友,像人际关系中好的领导者一样,让人感觉有实体、有智慧、好相处、有情感、有个性,而且有道德,才能让消费者被「打动」。好的品牌是一个值得信赖的,能聆听并回应消费者焦虑和渴望的品牌。
03 引起消费者的好奇心
品牌必须创作出更多好的内容,引发消费者的好奇关注。好的内容绝对不是「广告的重复播放」,而是要让消费者认为「有价值」或是能产生「WOW」moment的内容。例如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,或是让他们愉悦欣赏、乐于分享。透过好的内容建立朋友感与信任感,有助于品牌在竞争中胜出。
04 数字与实体渠道的无缝相连
在新的时代,品牌要做到线上线下体验无缝相连的全通路整合,同时发挥互联网的即时性与实体的亲近感,才能让消费者「行动」起来。
05 用心运营社交媒体与品牌私域
品牌必须管理好社交媒体上的社群关系,才能让消费者自发性地为品牌发声。透过不同的方式,在公域及私域都积极促进消费者参与,「品牌对话」对消费者形成的「他人影响力」,要比传统营销讯息的「外部影响力」或消费者本身的「自我影响力」力量更大。
——————
当代的品牌与顾客之间不再只是垂直关系,而应该是水平关系。品牌应将顾客视为同侪与朋友,也必须展现品牌真正的特性,并真诚的呈现其真实价值,唯有如此才能得到顾客的信任。
